汽车金融风云变幻:机遇与挑战交织下的破茧之路

2024-12-10 14:16 呗个车
1

近年来,汽车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度变革,车市的周期波动愈发显著且频繁。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过去的数年里,汽车市场的销量增长率波动幅度不断加大,从曾经较为稳定的增长区间逐渐走向起伏不定的态势。

尤其是2023 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如火箭般迅速攀升,仅上半年其渗透率就已接近 35%,相比 2020 年不足 10% 的渗透率,实现了质的飞跃。价格战更是硝烟弥漫,诸多车企纷纷卷入其中。例如,据不完全统计,在价格战最激烈的时期,平均每周就有至少 3 - 5 个汽车品牌宣布降价促销,部分车型的降价幅度甚至高达车价的 20% - 30%。与此同时,“高息高返” 汽车金融模式引发了行业内广泛的争议与讨论。整个汽车市场恰似一艘在汹涌波涛中航行的巨轮,正经历着一场深刻且全面的调整与洗牌过程。

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之下,汽车金融作为汽车产业链中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迎来了一些崭新的增长机遇。

一、汽车金融:从增量到存量的“破局” 之路

回首过去几年,汽车金融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风光无限。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权威数据表明,2020 年我国汽车金融渗透率约为 48%,到 2021 年提升至 52%,而 2022 年更是达到了 58% 的高位,呈现出逐年稳步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然而,进入 2023 年,形势却急转直下,数据出现了逆转,下降了 2 个百分点。尽管截至当下,2024 年的全年数据尚未正式公布,但业内诸多专业人士基于市场调研、行业趋势分析等多方面综合考量,普遍预计 2024 年汽车金融渗透率将与 2023 年持平甚至可能略有下滑。

汽车金融:从增量到存量的 “破局” 之路.png

究竟是什么因素致使汽车金融渗透率触及所谓的“天花板” 呢?其根本原因在于汽车市场整体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增量市场逐渐过渡转向存量竞争阶段。传统燃油车市场销量持续承压,数据显示,2023 年传统燃油车销量较 2022 年下降了约 15% - 20%。而新能源车的价格战愈演愈烈,进一步严重压缩了车企和经销商原本就有限的利润空间。据市场分析机构报告指出,在新能源车价格战期间,部分车型的单车利润较之前减少了 30% - 50%。再加上消费者购车需求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逐渐趋于理性和谨慎,不再盲目跟风购车,汽车金融的增速自然而然地出现了放缓现象。

不仅如此,市场上还涌现出诸如“零首付”“高息高返” 等一系列特殊的金融模式。这些模式在短期内或许能够凭借其看似诱人的优惠条件吸引一部分消费者的目光,例如某些 “高息高返” 的汽车金融产品推出初期,能使部分经销商的汽车销量在短期内提升 20% - 30%。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却导致了整个行业风险的急剧加剧。从这个宏观视角出发,汽车金融行业若要谋求长远的 “破局” 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一方面,金融机构要秉持长期主义理念,持续稳定地为车企和经销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勇于创新产品形式,深入挖掘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设计推出真正契合消费者需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套餐。

二、热点剖析:价格战下的汽车金融之痛

谈及汽车金融,就不得不提及2024 年车市的另一大核心关键词 —— 价格战。年初,特斯拉率先掀起的降价潮犹如一场风暴,迅速席卷蔓延至整个汽车行业。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纷纷被迫跟进,竞相压低车辆销售价格。从表面上直观来看,消费者似乎在这场价格战中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能够以更为低廉的价格购置心仪的车辆。但实际上,在这看似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深层次的问题。

热点剖析:价格战下的汽车金融之痛.png

1. 高息高返:短期收益,长期隐患

目前,在汽车金融市场中,不少经销商和金融机构通过“高息高返” 这种颇具争议性的方式吸引消费者贷款购车,即消费者选择贷款购车便可以获得数额颇为可观的高额返现。据相关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在部分地区,这种 “高息高返” 模式下的返现金额最高可达贷款总额的 10% - 15%。这种模式在短期内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汽车的销售数量,使部分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得到缓解,销量数据出现短暂的上扬。但实际上,其背后却隐藏着重重隐患。

消费者往往容易被眼前的高额返现所迷惑,进而忽视了贷款利率背后高昂的成本。例如,在一些“高息高返” 的汽车金融产品案例中,消费者实际承担的年利率可能高达 15% - 20%,远远超出正常汽车贷款利率水平。一旦消费者在后续还款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 “羊毛出在羊身上”,可能就会选择提前还款甚至向相关监管部门进行投诉。据不完全统计,在某些采用 “高息高返” 模式较为激进的地区,消费者提前还款率较正常金融产品高出 30% - 50%,投诉率也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更糟糕的是,经销商为了获取更多的订单,被迫不断让利,将返现折让到车价中,最终导致原本看似 “皆大欢喜” 的局面逐渐演变成 “皆不获利” 的尴尬境地。整个产业链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严重挑战。

2. 价格战对金融模式的冲击

价格战的爆发直接深刻地改变了消费者的购车心理和行为模式。众多消费者认为车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持续下降,因此持币观望情绪日益加重,导致汽车金融产品的渗透率难以进一步有效提升。据市场研究机构调查发现,在价格战期间,有超过40% 的潜在消费者选择推迟购车计划,等待价格进一步下跌。价格战也让汽车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难度呈几何级数增加,因为车辆售价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到车辆的保值率和贷款的违约风险。例如,在一些车型价格大幅跳水的情况下,车辆的二手市场价格也随之暴跌,导致部分以较高价格购买车辆且采用贷款方式购车的消费者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从而增加了贷款违约的可能性。据金融机构内部数据统计,在价格战激烈的区域和时间段内,汽车金融贷款违约率较平时上升了 2 - 3 个百分点。

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业内有识之士纷纷呼吁金融机构和车企尽快回归理性。比如在今年的2024 汽车金融产业峰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发布了《2024 汽车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自律公约》,明确提出要坚决抵制 “高息高返” 等不健康、不正当的竞争行为,旨在为整个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营造更为健康、有序的生态环境。这一公约的发布得到了众多主流金融机构和车企的积极响应与支持,为行业规范发展迈出了坚实的重要一步。

三、新能源车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尽管车市波动和价格战让汽车金融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我们绝不能忽视新能源车蓬勃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新机遇。2023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成功突破 30%,达到了 31.6%,超越众多其他国家,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新能源车的这股热潮之下,汽车金融也迎来了全新的增长点和发展契机。

新能源车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png

1. 年轻用户的崛起

新能源车的消费群体正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新能源汽车购买者中,年龄在35 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占比已经超过了 50%,较传统燃油车年轻用户占比高出近 20 个百分点。对于这部分年轻用户而言,传统的汽车金融模式由于其手续繁琐、产品灵活性不足等缺点,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更为灵活多样的金融方案,比如低首付甚至零首付、月供可调以及租赁模式等创新产品。这部分年轻用户对线上化的服务体验要求极高,他们期望能够通过手机 APP 等便捷方式随时随地办理汽车金融业务,从贷款申请、审批到还款等一系列流程都能实现数字化操作。因此,金融机构迫切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和平台建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年轻用户群体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期望。

2. 直销模式的冲击

造车新势力普遍采用线上直销的创新商业模式,这对传统汽车金融的传统营销渠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传统模式下,汽车金融机构主要依赖经销商网络进行产品推广和销售,线下办理业务是主流方式。然而,随着造车新势力直销模式的兴起,金融机构需要积极适应这种市场变化趋势,主动与车企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将自身的金融服务深度嵌入到车企的直销体系之中,为消费者提供一体化、一站式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例如,一些金融机构与造车新势力合作,在车企的官方网站和线上销售平台上直接提供金融产品选择和在线申请服务,消费者在购买车辆的同时即可便捷地完成金融产品的选择和申请流程,大大提高了购车和金融服务的效率与便捷性。

3. 零首付产品的风险与机遇

今年,监管机构对汽车金融的政策有所松动,允许在一定条件和规范下推出零首付产品。这一政策调整无疑为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普及推广提供了更为强大的动力和支持。例如,在一些试点地区,零首付产品推出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幅度达到了30% - 40%。但与此同时,这也对金融机构的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更为严苛的要求。如何在大幅降低首付门槛的同时,通过优化风险评估模型、加强贷后管理等手段有效控制风险,将是未来汽车金融行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所在。金融机构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消费者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更为精准的评估和预测,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确保零首付产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横向对比:传统车企VS 新势力车企的金融模式

为了能够更为直观、清晰地了解汽车金融的发展趋势与特点,我们不妨将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的金融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的对比分析。

维度

传统车企金融模式

新势力车企金融模式

产品形式

以较为传统的贷款为主,分期购车是常见形式,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固定

强调金融产品的灵活性与创新性,租赁模式占比逐渐提升,产品种类更为丰富多样,如电池租赁+ 整车购买等组合形式

渠道模式

高度依赖经销商网络进行线下推广和业务办理,线下服务网点众多

主要采用线上直销模式结合线上金融服务,通过官方网站、手机APP 等平台实现金融产品的销售与服务,线下服务网点相对较少但更为集中高效

目标客户

倾向于面向年龄稍长、消费观念较为成熟稳重的消费者群体,注重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精准针对年轻用户群体,注重满足他们对时尚、科技感以及情绪价值的追求,产品设计更具个性化和潮流感

技术支持

风控手段较为传统,主要依赖客户的资质审核、信用历史记录等传统数据进行风险评估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进行精准风险评估,能够实时收集和分析用户的多维度数据,如线上消费行为、驾驶习惯等,从而实现更为精准的风险定价和防控

从上述对比表格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传统车企在金融模式上更注重稳健性和安全性,凭借其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和成熟的经销商网络,在传统汽车金融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新势力车企则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创新思维,更注重金融产品的灵活性与用户体验的优化提升。展望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这两种模式可能会相互借鉴学习,逐步融合各自的优势,从而形成更加多元化、富有活力的汽车金融生态系统。

五、未来展望:汽车金融如何助力车市稳定发展?

面对当下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汽车金融若要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助力车市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全力以赴、集中发力:

未来展望:汽车金融如何助力车市稳定发展.png

1. 拥抱数字化转型

随着车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日益普及和深度应用,汽车金融机构拥有了更为强大的工具和手段,可以更精准地分析用户的需求偏好、消费行为习惯等多方面信息,从而设计开发出更加贴合市场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例如,通过对车联网数据的分析,金融机构可以了解用户的行驶里程、驾驶习惯等信息,进而为经常长途驾驶的用户推荐更适合的保险产品和维修保养金融套餐。同时,通过线上化的服务模式,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还能极大地提高用户的整体体验。据行业数据统计,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汽车金融机构,其运营成本平均可降低20% - 30%,用户满意度提升幅度可达 30% - 40%。

2. 加强风控能力

无论是价格战导致的市场波动,还是零首付产品等创新金融模式的推出,都对金融机构的风控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未来,金融机构需要更多地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构建更为完善、精准、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例如,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海量的用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建立更为精准的信用评分模型,提前识别潜在的风险客户;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特性,加强对金融交易数据的安全管理和监管合规性。通过这些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提升风险管理的精度和效率,确保汽车金融业务的稳健运营。

3. 推动行业自律

抵制“高息高返” 等不良竞争行为,营造理性健康的市场环境,这是汽车金融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这一过程中,行业协会和监管机构需要充分发挥其引领、规范和监督作用。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制定更为详细、严格的行业标准和自律公约,引导金融机构和车企自觉遵守市场规则;监管机构则需要加强对市场的日常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的稳定。例如,监管机构可以定期开展市场专项检查行动,对存在 “高息高返” 等违规行为的金融机构和车企进行处罚,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只有通过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的双管齐下,才能为汽车金融行业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六、总结与思考

从增量到存量的市场转型,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车的结构变迁,从线下模式到线上化的服务变革…… 汽车金融行业正置身于一场波澜壮阔且深刻全面的变革浪潮之中。虽然当下市场波动较大,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但正如行业专家所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关键的历史时期,汽车金融行业只有坚持长期主义发展理念,紧紧把握技术发展趋势,深度挖掘并满足用户核心需求,不断创新与优化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汽车金融革新在即,您愿为“灵动随心贷” 还是 “安稳无忧付” 买单?快来评论区畅抒己见!